外开窗型材设计里间隔的标准介绍
- 2020-02-05-
外开窗型材设计深受欧洲影响,通常就是扇形槽15~20毫米、框形槽14~18毫米以及框形扇间隔11.5毫米这样的规格,大致符合门窗设计的标准。近年来国内系统门窗理念发展迅速,关于探讨设计本质,满足国内门窗行业长期发展的需要,外开窗型材设计受到重视。
外开窗框扇的间隔是用于金属零件的安装空间。间隔过小会限制五金结构的设计,影响五金强度,窗户的耐风压水平就会降低。间隔过大,型材变大,提高单位面积铝合金型材的比重,提高成本,窗整体的透过性也有可能降低,所以扇形件的形状设计非常重要。
木窗的历史比塑料钢和铝合金型材的应用要长得多。木窗型材设计对型钢乃至铝合金型材的设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。因为木材容易加工,所以能够对传动装置、锁定基座、铰链等部件是安装后实施加工,这样能够使间隔最小化,以免槽框之间的干涉。但是,塑料钢和铝型材之类外开窗的不能安装后加工,型材不具备木材的优点。所以在尽量减小框扇间隔的原则上,塑料钢型材的框扇间隔统一为11.5毫米。
塑料钢型材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德国普及,在铝合金型材应用于门窗行业的同一时期,11.5毫米的规定还考虑了防止锁座间脱落,限制加工误差的范围和方向。因此,原则上11.5毫米的间隔设计是适合的。
以上就是外开窗型材设计里间隔的标准介绍,感谢阅读。
上一条: 平开窗密封条的发展历史
下一条: 清理内开窗缝隙灰尘的4个诀窍